過共析鋼的轉變與亞共析鋼相似,不同之處是后者先析出的是鐵素體,而前者先析出的是滲碳體。
①珠光體(P)珠光體的組織形態(tài)主要有兩種:片狀珠光體和顆粒狀珠光體。片狀珠光體由一片片相互交錯排列的鐵素體和滲碳體所組成形成珠光體的先行條件是事先形成均勻的奧氏體,而后緩慢冷卻在A1以下附近溫度形成。片狀珠光體似手指紋的層狀結構,它是一層鐵素體和一層滲碳體的機械混合物。顆粒狀珠光體是在鐵素體的基體上分布著細小顆粒狀的滲碳體的球化組織。
?、谒魇象w(s) 是鐵素體與滲碳體的機械混合物。其片層比珠光體更細密,在高倍(700倍以上)顯微放大時才能分辨。索氏是國際公認的金相學創(chuàng)建人,他的姓氏被用來命名鋼中的一種淬火或回火組織——Sorbite,即索氏體。
③屈氏體(T) 也是鐵素體與滲碳體的機械混合物,片層比索氏體還細密,在一般光學顯微鏡下也無法分辨,只能看到如墨菊狀的黑色形態(tài)。當其少量析出時,沿晶界分布,呈黑色網狀,包圍著馬氏體;當析出量較多時,呈大塊黑色團狀,只有在電子顯微鏡下才能分辨其中的片層。
④貝氏體(B) 為奧氏體的中溫轉變產物,它也是鐵素體與滲碳體的兩相混合物。在顯微形態(tài)上,主要有三種形態(tài); a. 上貝氏體是由成束平行排列的條狀鐵素體和條間斷續(xù)分布的滲碳體所組成的非層狀組織。當轉變量不多時,在光學顯微鏡下為成束的鐵素體條向奧氏體晶內伸展,具有羽毛狀特征。在電鏡下,鐵素體以幾度到十幾度的小位向差相互平行,滲碳體則沿條的長軸方向排列成行。b. 下貝氏體是在片狀鐵素體內部沉淀有碳化物的兩相混合物組織。它比淬火馬氏體易受浸蝕,在顯微鏡下呈黑色針狀。在電鏡下可以見到,在片狀鐵素體基體中分布有很細的碳化物片,它們大致與鐵素體片的長軸成55-60°的角度。 c. 粒狀貝氏體是最近十幾年才被確認的組織。在低、中碳合金鋼中,特別是連續(xù)冷卻時(如正火、熱軋空冷或焊接熱影響區(qū))往往容易出現,在等溫冷卻時也可能形成。它的形成溫度范圍大致在上貝氏體轉變溫度區(qū)的上部,由鐵素體和它所包圍的小島狀組織所組成。
⑤馬氏體(M) 是碳在αFe中的過飽和固溶體。馬氏體的形態(tài)按含碳量主要分兩種,即板條狀和針狀;a. 板條狀馬氏體一般為低碳鋼或低碳合金鋼的淬火組織。其組織形態(tài)是由尺寸大致相同的細馬氏體條定向平行排列組成馬氏體束或馬氏體領域。在馬氏體束之間位向差較大,一個奧氏體晶粒內可形成幾個不同的馬氏體領域。板條馬氏體具有較低的硬度和較好的韌性。b. 針狀馬氏體是含碳量較高的鋼淬火后得到的組織。在光學顯微鏡下,它呈竹葉狀或針狀,針與針之間成一定的角度。最先形成的馬氏體較粗大,往往橫穿整個奧氏體晶粒,將奧氏體晶粒加以分割,使以后形成的馬氏體片的大小受到限制。因此,針狀馬氏體的大小不一。同時有些馬氏體有一條中脊線,并在馬氏體周圍有殘留奧氏體。針狀馬氏體的硬度高而韌性差。
⑥殘余奧氏體(A殘) 是含碳量大于0.5%的奧氏體淬火時被保留到室溫不轉變的那部分奧氏體。它不易受硝酸酒精溶液的浸蝕,在顯微鏡下呈白亮色,分布在馬氏體之間,無固定形態(tài)。
文章摘自:冶金技術網